超越自我,榮膺“進步之星”
■黃博晟 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
“今年海訓的‘進步之星’是王越?!鼻岸螘r間,海軍某旅某連召開駐訓總結會,這是下連以來,列兵王越第一次因為訓練表現突出受到表彰。
入伍前,王越身體素質偏弱,從小沒吃過什么苦。下連后,由于訓練強度加大,他開始承受不住了——跑不完的5公里、拉不完的單杠、爬不完的戰術、站不完的軍姿,換來了一個個渾身酸痛的夜晚,還有徘徊在及格邊緣的考核成績。
漸漸地,王越對訓練產生了厭煩情緒,變著法兒偷懶讓自己輕松一點,干其他工作也同樣提不起勁。今年海訓前,連隊干部骨干對王越充滿了擔心:他能堅持下來嗎?
海訓正值盛夏,頭頂烈日暴曬,對官兵意志品質是不小的考驗。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,王越一個課時都沒落下,還從一個“旱鴨子”一路過關升級,攻克了赤臂蛙泳、武裝泅渡等課目。
王越為什么像突然變了一個人?這要從一次典型事跡報告會說起。
那天,該旅舉辦典型事跡報告會,中士柴金鵬胸前佩戴兩枚三等功獎章,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。原來,柴金鵬下連之初也和王越一樣,在同年兵中并不突出,但他從不氣餒。一次傘降實跳,由于氣象突變,柴金鵬著陸不穩,左腳腳踝粉碎性骨折。
聽到這里,王越心想,柴金鵬的訓練積極性一定會遭受打擊。沒想到,柴金鵬一出手術室就著手復盤跳傘訓練情況,分析自己著陸受傷的原因,思考正確的應對方法。受傷非但沒有讓柴金鵬受挫,反而激勵他不斷提高訓練水平。
靠著這股勁頭,柴金鵬一步步成長為訓練尖子,兩次榮立三等功。今年,他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對象被軍校錄取。
柴金鵬的故事給了王越很大觸動:“要想成功,就必須付出努力、忍受辛苦。就像一粒沙要變成光彩奪目的珍珠,就必須在蚌殼內經受無數次打磨?!?/p>
報告會后,王越一改往日消極訓練的態度,開始“默默努力”——增強體能、提高耐力、鍛煉爆發力。雖然半夜經常被肌肉酸痛弄醒,但在他的心里,這些辛苦不再是辛苦,而是促進自身能力提升的“營養劑”。
說回海訓,王越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從零開始學游泳——臉龐被曬得黝黑,皮膚被灼得刺痛,因長時間劃臂蹬腿,四肢像灌了鉛一樣沉重……
“我心里有過動搖,但從沒想過放棄?!泵慨斊v不堪時,王越心里總會冒出一個響亮的聲音,讓他繼續咬牙堅持。
200米、400米、800米、3000米、5000米……王越在堅持中不斷突破自我,不斷刷新游泳個人最好成績,綜合素質全面提升。這就是海訓結束后,他被評為“進步之星”的原因。
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,汗水不會白流,努力也不會白費。海水很咸、太陽很毒,但超越自我、收獲成長的感覺真好!”王越說,經過這次歷練,他今后不會再怕吃苦了,更加堅定了努力方向。
編輯感言
多一些“自找苦吃”的精神
■胡 璞
“吃苦有必要嗎?”
今年夏天,一部電影的上映讓這個問題引發熱議。這些年,關于“吃苦”話題的討論,在部隊官兵中間也時有出現:在物質生活日益豐裕的時代,我們還有必要吃苦嗎?
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叫“吃苦”。在編者看來,在當今社會生活條件下,“吃苦”主要是指經歷困難和挑戰的磨礪,?培養強大的意志品質、?抗挫心理以及適應復雜艱苦環境的能力。
軍人生來為戰勝。通向勝利的路不會一帆風順,必然布滿荊棘和坎坷。如果遇到一點困難就畏葸不前,談什么精武強能、履行使命?如果遭遇一時挫折就猶疑退縮,談什么挺膺擔當、強軍興軍?選擇決定結果,很多失敗從選擇放棄的那一刻就注定了。
應該看到,有些地方青年從小在蜜罐里長大。參軍入伍后,他們中的個別人吃不了練兵備戰的苦、受不了執行任務的累,有時還會因為一些戰友之間再正常不過的“磕磕碰碰”想不開,動不動就“打退堂鼓”。這種表現,可能連一名合格的軍人都算不上,更遑論扛起如山的責任。
為其所難者,必得其所欲。請相信,那些打不倒你的困難,終將使你更強大。越是急難險重的任務,越能鍛煉意志品質、增長能力素質。借用金一南教授在《我們的時代,我們的奮斗》演講中的一段話:做難事必有所得。哪怕干砸了、干失敗了,也是收獲,也比不做收獲要大。
回到本文開頭的那個問題,對于軍人而言,并不存在“有沒有必要吃苦”,而是“必須吃苦”。特別是青年官兵,還要有一種“自找苦吃”的精神,主動把矛盾困難、挫折失敗、艱苦環境、棘手工作、急難險重任務甚至委屈,作為砥礪自己的“磨刀石”,多當幾回“熱鍋上的螞蟻”,多接幾次“燙手山芋”,在經風雨中見世面、壯筋骨、長才干,鍛造成堅硬的鋼鐵,這樣才能適應各種極端條件、應對各種未知挑戰。